项目动态 |“萤火虫教室”(科学教室)2024年10月精彩回顾

“萤火虫教室(科学教室)”是一片星空“萤火虫计划——乡村科普百校行”项目的延展和深入,以科技化创新的视角,开展不同类型的科技教育、专业培育活动,致力于帮助改善偏远地区科普教育资源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推动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助力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本项目重点针对四、五年级的学生,开展科普课程,手工活动、实践活动等,同时持续提供全年度科普赋能当地学校科学课老师,使得更多学生可以间接受益,提升整体科普教育水平。


受益人故事
故事1——我说说你听听
10月31日,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第二小学举行校园科技节,科学教室的几位学生展示了自己制作的天文模型并进行讲解,丰富的科普知识、落落大方地展示,让前来参观体验的同学佩服不已。
同学们组装了中国空间站的模型,并对中国空间站的历史和组成部分进行介绍。
根据模型介绍太阳和八大行星,行星公转方向以及金星凌日的天文现象等知识。
曾经对天文、航空航天知识完全不知道的同学们现在可以在全校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所学,而且讲得头头是道。费曼说:“只有当自己能把知识教给别人时,才代表自己真的学会了那些知识。”这是学习过程中吸收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
故事2——教学相长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是“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这句话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即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科学教室落地的学校基本上都没有专职的科学老师,我们提供的课程对项目负责老师是有一定难度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老师们都很珍惜这样的机会,不断地自我学习。
贵州省平塘县克度实验小学项目负责老师石柳在组织同学们阅读科普书籍的同时,自己也抓紧时间把一片星空捐赠的科普读物逐一读完。对于望远镜操作不熟练的她,也经常会利用晚上的时间回到学校拿出望远镜进行练习。
10月的课程主题是《月亮的秘密》,通过学习,同学们对月亮有了基本的认识。一天晚上,石老师正在学校练习观测,突然有一个学生迫不及待的打来电话,兴奋地说:“老师,老师,今晚的月亮好圆啊,能来学校看月亮吗?”“来吧,来吧,我就在操场呢!”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一片星空“科学教室”项目希望能够为乡村学校培养出好的科学老师,让更多的乡村学生受益。
石柳老师在练习使用天文望远镜

成都安西小学科学教室回访






萤火虫计划-乡村科普百校行